我们身边大街小巷中、商场里奶茶店数不胜数,也总有奶茶品牌异军突起,成为“网红”,有人为了一杯奶茶会心甘情愿的排几个小时的队,甚至会打飞的去一座城市喝一杯。这种饮品,越喝越快乐。常喝奶茶的人,每天下午三点,身体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喊着:来一杯奶茶!很多年轻人都调侃自己说“靠奶茶续命”。的确,奶茶越来越多的口味、系列、甜度、温度、花式加料,甚至是精心设计的包装,让很多人欲罢不能。人们对一杯奶茶的期待,已经溢出奶茶本身的饮品属性。本期我们就请疾控专家来聊聊关于奶茶的那些事。
奶茶,直接看起来应该是牛奶加茶叶吧,其实不然。奶有真奶,也有假奶。最早的奶茶真的是牛奶和茶,比如青海、内蒙等地,本地人在新鲜牛奶中加入砖茶、生姜、花椒、盐等煮的奶茶。17世纪,茶叶从中国传入英国,由于种种原因,他们喜欢在茶中加入糖和奶。英式奶茶传入香港时,香港人并不喜欢它的清淡口味,有人在英式奶茶的基础上研制出港式奶茶,茶味浓郁,奶香悠久。后来人们发现可以用植脂末替代牛奶,得到的奶茶和用牛奶制作的奶茶相比,口感更加顺滑,奶香味更浓郁。这样奶茶不需要牛奶也可以制作,成本大米乐M6 M6米乐幅降低,所以奶茶就越来越流行。
现在市售的奶茶,有些商家会使用纯牛奶制作,有些商家则会混合使用牛奶、植物奶油、动物奶油、植脂末等物。植脂末的主要成分有氢化植物油、葡萄糖浆、酪朊酸钠、硅铝酸钠。酪朊酸钠是乳化剂,硅铝酸钠是抗结剂。部分氢化植物油则含有反式脂肪酸。科学研究表明,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。用植脂末做的奶茶,每300毫升(相当于中杯奶茶)中就有0.5克到2.7克的反式脂肪酸,如果长时间喝奶茶会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既然提到了反式脂肪酸,就不得不提一下大名鼎鼎的“奶盖奶茶”。奶盖奶茶因为额外添加淡奶油或植脂末,所以脂肪含量尤其高,平均为7克/100毫升。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小于60克,喝这样一杯奶茶相当于吃掉了两顿饭的脂肪。
一杯奶茶的含糖量也不容小觑。研究显示,一杯奶茶约等于一瓶可乐的含糖量,即使是低糖、去糖或无糖的奶茶,也都含有糖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中规定“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0克,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”,而正常甜度的一杯奶茶含糖量就达到了35克。
奶茶中因为有茶叶的缘故,所有还有一种成分——,是一种中枢神经,能暂时使人恢复精力驱走睡意,但快速过量的摄入,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,会引起身体与生理不良反应,如出现神经过敏、易怒、焦虑、失眠等。对于倾向焦虑失调的人米乐M6 M6米乐而言,会导致手心冒汗、心悸等症状。长时间摄入过量易造成骨质流失,对骨量保存有不利影响,所以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,对于成年人来说,可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。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,健康成人单次摄入200mg、全日摄入400mg,是比较安全的。一杯中杯美式咖啡的含量为108mg,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含量为50mg。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报道,上海消保委对奶茶中的含量进行了检测,结果发现51件奶茶样品的含量平均高达270mg/L,最高的达828mg/L。
这样看来,奶茶虽然好喝,但是糖、脂类和的含量“爆表”,为了健康考虑还是要适量饮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