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乐M6 M6米乐为啥花 20 块买奶茶很随意10块充会员却很纠结?

  行业动态     |      2022-12-06 23:30

  炎热的夏天,你逛街路过一个冷饮摊,店主正好摆出一杯冰爽沁人带着冰珠的柠檬茶。 你立刻心动,你购买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。 掏钱,拿饮料,一杯饮下冰爽入喉。

  同样是炎热的夏天,你路过一个冷饮摊,店主说今天的冰用光了,拿出个海报。 说如果现在付费的话,只要一杯的价格,下次逛街再路过,给你两杯一样的柠檬茶。

米乐M6 M6米乐为啥花 20 块买奶茶很随意10块充会员却很纠结?(图1)

  为什么短视频让人上瘾,想着「再看一个」就刷上半夜,就因为从期待到满足周期很短。 看完一个,手指推推,新的刺激又来了。 这种「从行动」到「期待满足」的周期非常短。

  再比如减肥/学习都是大部分人很难坚持的事情,因为努力一次基本看不到正反馈。 而玩手机游戏,很多人能迷恋一整天,因为点击手机当时就有音效+视觉效果,让你立刻感受到在积分(金币)上多了一点积累。

  现在有了大数据,可以把你的运动量精准记录,告诉你走了多少步,消耗了多少卡路里,就比以前闷头运动要有了一些动力。

  如果有个「知识数值」你每看一本书刷一套题都能知道考试会提高多少分,相信大家都会爱学习。

  从付费,到奶茶入口,糖分和立刻让你大脑产生愉悦感和满足,这个周期非常短。 而买会员的过程中,你实际需要的并不是会员,你想要的是看剧,通过剧情带来快乐,或者感动等情绪体验,比如恐怖片的紧张,或者正剧的思考。

  这就要求你的大脑理性思考:买会员可以看剧→剧情可以带来情绪体验→这些情绪能替代你现实的压力和负面情绪→ 忽略现实的压力能够让人放松。

  这个链条明显太长了,所以人们往往更愿意绕过会员,考虑能否通过其他方法直接看剧。 比如借用朋友的账号,或者找免费的其他内容去看,甚至去玩游戏不看剧了。

  所以,这种消费对用户来说,决策更难,更谨慎,不是冲动型的消费。无法直接和需求建立关系。

  同时,人还有一种「愿意为获得付费」而「不愿为拒绝付费」的心理。 简单说,就是我们愿意为得到什么东西而付费,比如你给我一杯水,我付钱给你。

  这是一种简单的正向逻辑,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更简单。 而如果你告诉我「你可以拒绝看 30 秒的广告,但需要付费。 」这就让人很抗拒。

  心理学上称为「厌恶损失」,我们更喜欢「得到什么」的逻辑,不喜欢「避免损失」的逻辑。

  我们的大脑需要转化,将简单「付钱得到什么」逻辑转为复杂的「付钱避免什么」逻辑来理解。

  1. 我为什么要买「跳过广告」这个商品? 2. 因为我想看后面的影片,看影片就要看广告。 3. 我不喜欢看广告,所以付费来避免浪费时间。

  这种逻辑的变化经历了至少两次甚至更多的转化,是很难调动起情绪的,因为链路太复杂了。 所以我们会仔细思考,再谨慎选择是否付费。

  我们的大脑,说白了是依靠生物化学来支配的,而不是逻辑运算。 逻辑运算可以复杂,生物化学则刺激越简单分泌越明显。

  当下午干渴的你想到奶茶时候,全身的激素水平开始升高,每个细胞都在告诉你「买!买!买!」直接影响你的情绪,带动决策。奶茶此时是 15 元还是 28 元,你的感受区别不大。

  这是一种建立在「快速正反馈」上的冲动消费。 而当买会员时候,你需要冷静思考,对比每个网站的资源,会员的折扣,月卡和季卡的价格,有没有其他找到资源的方法。

  这是一种理性漫长的「逻辑思考决策」,是不紧迫且需要综合对比后决定的事情。

  此时全身的刺激分泌很低,因为复杂的决策需要冷静思维。 这种思考就像我们挑选一个需要认真对比性能的电脑硬件,一款让人眼花的理财产品。 很多人虽然能知道收益,但半路就因为感到疲劳而选择。

  而奶茶属于那种看到立刻想到味道,当时就决定付款,很快就喝到的,更快就忘掉花费的东西。 对这种消费,我们不做深度思考,对价格的敏感度会很低。

  所以,除非记账,否则大家很难记住一个月花了多少钱在吃喝玩乐上。但对会员的费用,大家往往要犹豫下,而且对每次花了多少钱很敏感。米乐M6 M6米乐米乐M6 M6米乐米乐M6 M6米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