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茶跟蜜雪冰城,代表着两个“阶层”的茶饮圈层。在大多数人眼里,喜茶在上层,蜜雪冰城在下层。这个圈层的划分不仅仅只是价格的体现,更多的是品牌溢价跟社交货币价值的体现。
关于对蜜雪冰城的“价值预估”,从网友的问题就可以得出答案。奶茶的鄙视链在社交中体现地很明显:“请朋友喝蜜雪冰城,被说抠门掉价”。
“喝蜜雪冰城发朋友圈,被默认为很土很low,上不了台面,不配发朋友圈”。言外之意,奶茶价格不上20块,不配出现在朋友圈...只有拿着笔记本在星巴克打字敲键盘,旁边放一杯咖啡或者在喜茶打卡拍照,才有“资格”发朋友圈。因为星巴克跟喜茶他们眼里才是“高端”的社交体验。
奶茶已经成为当下休闲消费的一个重要品类。奶茶社交成为新的社交方式,品牌溢价日益凸显,奶茶成为“社交硬通货”。喝喜茶的觉得茶百道一般,喝茶百道的觉得coco一般,喝coco的觉得蜜雪冰城一般,而喝喜茶的直接看不上喝蜜雪冰城的。
在新茶饮消费中,奶茶不再只是一杯简单的奶茶,而是一种“社交通行货币”。能一块喝喜茶的是一类人,一起喝蜜雪冰城的是另一类人。在喜茶排队,半个小时无所谓;而在蜜雪冰城排队则会受到睥睨:为了买几块钱的东西排队,值得吗?
蜜雪冰城够便宜,也够实诚。产品原料用的是什么就是什么,米乐M6 M6米乐不虚头巴脑的宣传用的啥高端食材,也不玩套路,更不想骗你,直接把原料摆在店门口。消费者看到就看到,不管消费者怎么看,反正就是够实在,够“憨”,米乐M6 M6米乐就不把你当外人。
神奇的是,消费者反而对这波“实在”好感倍增,毕竟价格摆在哪里,实在人做实在事,更是调侃:它都不嫌弃你穷,你凭啥嫌弃它用奶茶粉?
在今年的第一个季度,随着限塑令的推行、原料涨价等原因,茶百道、coco、益禾堂、一点点纷纷涨价,涨幅在1-2元。产品涨价,品牌有着不少的“心酸跟委屈”,而价格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购买诉求。奶茶品牌众多,他们追求品质,口感,同时也追求性价比。价格,成为他们的选择敏感点。
面对对手们的集体涨价,蜜雪冰城显得尤为坚定。“你涨不涨价,我都在这里”,不管别人怎么涨,蜜雪冰城依旧不涨,该卖几块还是几块。这一波坚守,不仅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好感,让他们心生感动,同时也守住了贫民窟孩子喝奶茶的乐趣。
网友:蜜雪冰城不仅没嫌你们穷,还为你们守住了奶茶自由的权力,什么是爱,这就是爱!
如果说喜茶是奶茶届“有文化”的优秀代表,那蜜雪冰城就是奶茶届“土流”审美的常驻嘉宾。网友吐槽它设计幼稚,难看,甚至说没有文化内涵,但依然挡不住它狂奔的步伐。消费者也是一边吐槽,一边爱。
蜜雪冰城的确没有玩什么出色的社交营销,也没有为消费者构建一个好的消费场景,甚至没有一点“高大上”的视觉设计。而幸运的是,以学生群体跟小镇青年为主的消费者“容忍度”比较高,10块不到的价格买一杯份量足,口味不那么差的奶茶,就性价比来说,就足够让人保持对它的热爱。
消费者不一定都喝过喜茶,三四线城市甚至不一定看到过喜茶,但消费者可能都喝过蜜雪冰城,因为随便哪个县城都可以看到蜜雪冰城。
喜茶跟蜜雪冰城分别代表着不同“纬度”的两个品牌,在广袤的茶饮市场,理论上来说,他俩根本不可能同台竞技。但在资本的驱动之下,两者的平行距离逐渐缩小。2021年喜茶跟蜜雪冰城分别进行了新一轮融资,喜茶估值超160亿,蜜雪冰城估值超200亿。仅市场估值看,蜜雪冰城还高于喜茶,从资本价值上而言,没有谁比谁更高贵。
从奶茶消费角度看,身份转变受时间跟经济的制约。今天喝蜜雪冰城的学生女孩,3、5年后也会成长为喝喜茶的白领女神。5元到31元,不过是消费者身份价值、及成长的转变。昨日的蜜雪冰城女孩,是今天的喜茶女神。